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热点专题 > 读书会 > 厅读书会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后感

  • 发布日期:2018-04-25 09:22:00
  • 来源:
  • 微信
    X

秧蕴洁

 

5 月的读书会推荐了几本好书,《如何阅读一本书》便是其中一本。一口气读完后,犹如醍醐灌顶,甘露入心,让人受益匪浅。该书在1940 年第一次出版后便高踞全美畅销书排行榜首,并在1972 年再次出版。与其说这是一本帮助读者培养良好阅读习惯的书,不如说这是一本帮助读者理清阅读思路,找到合适的阅读方法的书,为在读书这件事情上“懵懂无知”的我指明了方向。

“一个读得很广泛,却读不精的人,与其值得赞美,不如值得同情”。说来惭愧,从毕业以来,真正意义上的“阅读”基本没有,读书往往浅尝辄止、浮光掠影。就像郝明义先生在译序中谈到的那样,当读罢《如何阅读一本书》,我的内心也同样感到既“无地自容”又“何其有幸”,既后悔自己不自知地浪费了那么多时光在消遣式阅读上,又庆幸自己在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时候读到了这本书,得以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

具体地,这本书解决了三个主要的问题:读书的意义是什么?读什么?怎么读?

读书的意义是什么?是像三毛说的“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还是像林语堂说的“读书的意义是使人较虚心,较通达,不固陋,不偏执”,亦或是像培根说的“读书就是将别人的思想,变成一块块石头,然后建筑起自己的思想殿堂”。我认为这些都是读书的意义,每一次阅读都是一场思想的交流和碰撞,一次精神洗礼。在作者莫提默·J·艾德勒看来,阅读就是学习。阅读不仅仅是为了获得资讯,更是为提升理解力,由内而外地提高自身修养和水平。

我们应该阅读什么呢?作者提出“如果你的阅读目的是想变成一个更好的阅读者,你就不能摸到任何书或文章都读”,这其这其实就是强调有选择地阅读,而中外历代名家几乎都主张读书要有选择:“书不可强读,强读必无效”,“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须咀嚼消化”……对于我们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要了解自己的需求以及有能力分辨出对自己有帮助的文章。这正是所谓的“知味”,必须先知其所好,方能读出味来。不了解自己的需求和品味,只是硬着头皮去读“名家经典”、“必读书单”,必定是成效甚微、毫无乐趣可言的。同时,要想提升自己的能力,读书不能俯视平视,而一定要仰视,需要选择那些超越本人能力的文章,所谓“择善书而读”。因为阅读同等水平的文章,只是获得更多的类似信息,并且用原来的角度思考,而阅读的“更高杆”的文章,会启发更高层次的思考和理解。

那么该如何读好书?作者在本书的第一章就强调了一个观点:“阅读越主动,效果越好”,读者越主动,在阅读世界里的探索能力就越强。这个道理看起来简单,但实践起来却并不容易。因为在知识爆炸的电子时代,各类信息应接不暇,时人很难再静下心来慢慢品味一本好书,取而代之的是被动地沉浸在碎片化和功利化的“浅阅读”中,这对于提升个人水平而言毫无裨益。作者形象地用投手和捕手来比喻作者和读者,写作和阅读的东西就像球一样,是被主动、有活力的双方所共有的,读者想“接住”多少意念完全看他在阅读时有多主动。那什么是好的主动阅读?就是带着问题去阅读。

进一步地,作者将阅读分为四个层次: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这四个层次是渐进的,较低层次的阅读不会在较高层次中消失,具体来看:

第一层次,基础阅读。这个层次好比“识字”,人们通过掌握基本的阅读技巧去认出书页上的一个个字,并不用去理解整篇文章的意义,而是弄清“这句话在说什么”。

第二层次,检视阅读。检视阅读就像语文老师说的“找重点”,在这个层次中人们通过短时间的阅读提炼中心思想,获取这本书的架构和主题,弄清“这篇文章在说什么”。这个层次的特点是强调短时间,即考验一个人的略读能力。

第三层次,分析阅读。在这个层次阅读就似“消化和咀嚼”,这是全盘、完整的阅读。相比于检视阅读的时间限制,分析阅读强调的是在无限的时间内追寻理解和更深层次的领会,直到让这本书成为自己的。

第四层次,主题阅读。主题阅读也叫“比较阅读”,这应是所有阅读中最复杂也是最系统化的阅读了。在这个层次读者已经读过很多书,并且在阅读的时候能自主地发散、关联思维,进一步地构架出一个可能在哪本书里都没提到过的主题分析。

以上四个层次是累积渐进的,前面或较低层次的内容包含在后面较高层次的阅读里。作者也花了较大篇幅强调后两个阅读层次,因为这是最重要也是最难掌握的阅读方式,但当我们学会利用这些系统化规范化的阅读技巧去“啃”书后,我们将会理解得更透彻。

阅读不是识字之人都能为之的易事,《如何阅读一本书》清晰地列举了系统化的阅读技巧,用生动直观的例子帮助读者理清了阅读思路,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让阅读成为人生的一件乐事。最后,借用作者书中的一句话与大家共勉:“一本好书能教你了解这个世界以及你自己,能使你懂得生命,能使你变得更有智慧,阅读可以让你成为一位智者,对人类生命中永恒的真理有着更深刻的体认。”

(责任编辑:肖一亮)

 

    相关稿件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海南省财政厅 主办:海南省财政厅办公室   协办:海南省财政科技服务中心   开发维护:海南信息岛技术服务中心

财政业务咨询电话:0898-66226711、0898-65203006   会计业务咨询电话0898-68531650 

网站技术支持电话:0898-65233002、0898-65236391 

地址:海口市滨海大道109号  琼ICP备05000041号-1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42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600000036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海南省财政厅”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

电脑版|手机版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海南省财政厅 主办:海南省财政厅办公室

协办:海南省财政科技服务中心

开发维护:海南信息岛技术服务中心

财政业务咨询电话:66226711、65203006

会计业务咨询电话68531650

网站技术支持电话:65233002、65236391 

地址:海口市滨海大道109号  琼ICP备05000041号-1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42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60000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