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以下简称衔接资金)是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衔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最重要的民生资金之一,管好用好事关重大、意义深远。为了解决衔接资金使用管理中存在的项目谋划能力弱、实施进度缓慢、资金使用不规范等“不敢用”“不会用”“不懂管”问题,省财政厅会同省农业农村厅等有关部门探索实施“六个一”工作机制,构建全链条无死角全覆盖监管模式,助推衔接资金规范、安全、高效使用,助力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在财政部、农业农村部等五部门组织的衔接资金绩效评价中,我省连续8年(2016—2024年)被评为“A”等次,共获得中央财政奖励资金13.2亿元。
一是建立一套专账。全面推行产业项目衔接资金全链条穿透式管理,按照“专账核算、专款专用”原则,建立一本收支专账,资金收支与银行流水保持一致,清晰反映每笔资金支付到终端的情况,有效识别资金使用是否超出管理办法规定,为安全、规范使用资金奠定坚实基础。
二是制定一张清单。对标国家管理规定,结合本省工作实际,制定一张“负面清单”,划出禁止支出的底线、红线,明确衔接资金不得用于非农产业项目、对外抵押或担保、支付分红款、资金入股以及文化室、文化广场、大中型基础设施建设、形象工程等方面,确保衔接资金聚焦重点任务精准使用。
三是提供一套操作指南。以衔接资金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为核心,编制《衔接资金项目管理操作指南》,明确31大项112小项衔接资金项目管理流程,制定104个项目管理操作模板,建立全流程贯通式推进项目储备、审批、实施、监管和资产管护的工作指引,“一对一”指导市县基层“做什么”“怎么做”“怎么管”,促进衔接资金使用管理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
四是开展一次专项检查。严格落实“摘帽不摘监管”的主体责任,针对重点市县、问题整改等重点任务相关部门每年联合开展一次衔接资金年度专项检查,督促市县按照规定落实政策、及时排查发现问题、举一反三开展整改、建章立制堵塞漏洞,通过专项检查推动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切实防止同类问题屡查屡改屡犯,达到以查促改、以改促效的目的。
五是举办一次专题培训。每年相关部门针对基层干部联合举办不少于一次的全省衔接资金专题培训,通过对资金使用范围、负面清单、项目资金监管等开展政策解读,强化政策落地实效,有效避免基层干部政策不熟悉、把握不精准、操作总踩线的困境,让基层干部从“外门生手”转变为“行家里手”。
六是组织一次绩效评价。制定衔接资金绩效评价问题对照表,包括项目库建设、资金安排、资金使用、资金绩效、项目管理、风险防控、资产管理、部门责任等11个方面115个具体问题,每年年底省级相关部门联合组织对市县开展衔接资金绩效评价,形成你追我赶、力争上游的工作氛围。
过渡期以来全省共安排衔接资金212.6亿元,助力我省热带特色高效农业、海洋渔业产业、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给当地群众创造更多就地就近就业增收机会,助推脱贫人口收入连年保持高位增长。同时,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持续改善、乡村面貌焕然一新,为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共同富裕打牢坚实基础。
版权所有©海南省财政厅 主办:海南省财政厅办公室 协办:海南省财政科技服务中心 开发维护:海南信息岛技术服务中心
财政业务咨询电话:0898-66226711、0898-65203006 会计业务咨询电话0898-68531650
网站技术支持电话:0898-65233002、0898-65236391
地址:海口市滨海大道109号 琼ICP备10002183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42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600000036
电脑版|手机版
版权所有©海南省财政厅 主办:海南省财政厅办公室
协办:海南省财政科技服务中心
开发维护:海南信息岛技术服务中心
财政业务咨询电话:66226711、65203006
会计业务咨询电话68531650
网站技术支持电话:65233002、65236391
地址:海口市滨海大道109号 琼ICP备10002183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42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60000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