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万宁市财政局:
为促进水环境质量改善,加快推进水污染防治工作,根据《财政部关于下达2025年水污染防治资金预算(第二批)的通知》(财资环〔2025〕61号),经审核,现下达你市2025年水污染防治资金3293万元,用于“饮用水水源地万宁水库北岸生态缓冲带修复工程”项目支出。收入列2025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1100311-节能环保”,支出列2025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2110302-水体”。市县2025年政府支出经济分类科目据实列支,并按程序拨付使用。
请严格按照《财政部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财资环〔2021〕36号)等有关规定执行,在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中及时接收登录预算指标,并保持“追踪”标识不变,提高转移支付资金管理使用的规范性和有效性。同时,完善项目绩效目标表,对照下达的绩效目标组织开展项目绩效监控与绩效评价工作,并切实加强项目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附件:2025年水污染防治资金(第二批)市县绩效目标表
海南省财政厅
2025年7月29日
附件
2025年水污染防治资金(第二批)市县绩效目标表
项目名称 |
饮用水水源地万宁水库北岸生态缓冲带修复工程 |
|||
所属专项 |
水污染防治资金 |
|||
中央主管部门 |
生态环境部 |
省级财政部门 |
海南省财政厅 |
|
省级主管部门 |
海南省生态环境厅 |
具体实施单位 |
万宁市生态环境局 |
|
资金情况(万元) |
项目总投资 |
4067.4 |
||
中央财政资金 |
3293 |
|||
地方财政资金 |
774.4 |
|||
其他资金 |
0 |
|||
总体目标 |
工程实施后,可提高万宁水库生态系统健康水平,减轻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干扰,构建水生态安全屏障。1、水质目标:①约削减入库污染负荷COD:62.8t/a,TN:4.5t/a,氨氮:2.6t/a,TP:0.35t/a;②库滨生态湿地水质稳定达到Ⅲ~Ⅳ类(湖库);③吴清沟水质达到Ⅱ~Ⅲ类(河流)。 2、生态目标:可修复万宁水库北岸生态缓冲带长度约6.5km,修复生态缓冲带面积不低于17m2;有效拦截近岸村域径流和农田面源污染,隔离库滨村落人类活动干扰,开展生态修复工程的湖湾、库滨区域植物覆盖度达到50%以上。形成万宁水库北岸生态防线,保障万宁水库水生态稳定与安全。 |
|||
绩 |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三级指标 |
指标值 |
产 |
数量指标 |
指标1:蓄滞净化塘 |
26593m2 |
|
指标2:植物隔离带 |
24109m2 |
|||
指标3:清水绿带 |
2458m |
|||
指标4:生态沟渠 |
1379m |
|||
指标5:吴清沟渠生态改造 |
400m |
|||
指标6:库滨生态湿地 |
178860m2 |
|||
质量指标 |
指标:工程验收合格率 |
100% |
||
时效指标 |
指标1:项目按期完成率 |
100% |
||
指标2:项目建设周期 |
18个月 |
|||
成本指标 |
经济成本指标 |
指标:成本控制 |
总投资≤4067.4万元 |
|
效 |
生态效益指标 |
指标1:主要污染物COD年削减量 |
62.8t/a |
|
指标2:主要污染物TN年削减量 |
4.5t/a |
|||
指标3:主要污染物氨氮年削减量 |
2.6t/a |
|||
指标4:主要污染物 TP 年削减量 |
0.35t/a |
|||
指标5:修复万宁水库北岸生态缓冲带长度 |
6.5km |
|||
指标6:库滨生态湿地水质稳定达到 |
Ⅲ~Ⅳ类(湖库) |
|||
指标7:吴清沟水质达到 |
Ⅱ~Ⅲ类(河流) |
|||
指标8:生态缓冲带修复面积 |
17万m2以上 |
|||
指标9:涉及湖湾、蓄滞塘、植物隔离带、库滨区域植物覆盖度达到 |
50%以上 |
|||
社会效益指标 |
指标1:推动区域绿色发展和生态城市建设 |
项目的实施将有力促进饮用水水源地万宁水库生态环境保护水平,保障城乡供水质量,增强供水系统韧性,满足居民对饮用水水质需求,为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及和谐社会绿色发展提供有力的水安全保障。 |
||
指标2:创造绿色就业渠道 |
工程建设期和运维期可提供工作岗位40个。随着项目开展,可吸引或为当地培训、培养与项目有关的水利、水电、环保、绿化、监测等专业技术岗位,为当地就业市场注入活力。 |
|||
指标3:人居环境和公共健康水平提升 |
项目建设有利于涵养水源、保障水源地生态环境,发挥生态连通、净化空气、调节微气候等生态功能。联通水域陆域的生态缓冲带修复提升,为临近居民创造良好的休憩健身空间,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居民健康水平。 |
|||
指标4:提高民众对生态修复的认知,树立生态价值观念 |
项目的实施在强调其多功能保障、促进自然生态环境改善的同时,将以体现万宁水库生态环境与人类社会发展变迁的生态文化形式,开展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教育,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深入人心,为进一步巩固生态环境管理成果、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人文基础。 |
|||
经济效益指标 |
指标:间接效益 |
建设后将带来显著的间接效益包括万宁水库水质提升、生态环境改善、居民健康水平提升等效益。 |
||
可持续影响指标 |
指标1:工程运行状况良好率 |
100% |
||
指标2:项目认知度及对项目的适应性与可接受程度 |
项目认知度、适应性相比较高,并被当地广大民众欢迎并接受。 |
|||
指标3:区域可持续发展 |
项目具有公益性质,综合考虑了饮用水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供水质量及韧性提升、人居环境改善、促进教育培训、劳动就业等方面的社会效益,对项目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互补、互促的关系进行合理设计。项目的实施将有助于调动社会各界、各部门、社会成员在积极发展经济、提高人民健康生活水平的同时,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加深对两山论的理解、增强社会韧性及正确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全面促进万宁市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
|||
满意度 指标 |
服务对象满意度 指标 |
指标:项目服务对象满意度 |
≥90% |
信息公开选项:主动公开
版权所有©海南省财政厅 主办:海南省财政厅办公室 协办:海南省财政科技服务中心 开发维护:海南信息岛技术服务中心
财政业务咨询电话:0898-66226711、0898-65203006 会计业务咨询电话0898-68531650
网站技术支持电话:0898-65233002、0898-65236391
地址:海口市滨海大道109号 琼ICP备10002183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42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600000036
电脑版|手机版
版权所有©海南省财政厅 主办:海南省财政厅办公室
协办:海南省财政科技服务中心
开发维护:海南信息岛技术服务中心
财政业务咨询电话:66226711、65203006
会计业务咨询电话68531650
网站技术支持电话:65233002、65236391
地址:海口市滨海大道109号 琼ICP备10002183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42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600000036